close

馬鈴薯入麵疙瘩做過,用來做麵包是第一次嘗試,我跟女兒都很喜歡。 用些許的老麵加入麵團,整個麵團帶出更迷人的香氣,馬鈴薯的保濕性讓麵包自完成的幾天後再加溫也依然柔軟好吃。 另外更有個加分的食材是小麥杜蘭粉,用來作為手粉,避免麵團沾黏,已經吸收過多的水氣,經過烘烤後杜蘭粉的香氣衝入鼻腔,所有的麵香味一起集合,真教人著迷。

 

 

材料:

老麵             120g  (老麵的製作:中筋麵粉200公克,加入清水100公克,酵母粉約1g,揉勻後靜置一                                                                                       小時後裝入塑膠袋綁緊袋口隔天使用)

法國麵包粉    350g

麥芽精粉       2g

乾燥酵母       3g

馬鈴薯          300 g (去皮煮熟)

鮮奶            45~60cc

               4g

橄欖油         15g

先煮馬鈴薯。 馬鈴薯選用台灣品種,粉質較多的即可。 鍋中注入適量的水,將馬稜薯切成大塊後放入鍋中煮至熟透。 大約需要滾水後15~18分鐘的時間。

馬鈴薯煮熟利用筷子插的過去即可。 將水分倒掉後加入鹽和油脂,利用叉子將馬鈴薯壓碎後冷卻備用。

製作麵包的材料如圖。

法國拿破崙麵包粉、酵母、麥芽精粉秤量再一起。

老麵已在前一天晚上製作。 老麵真的很簡單,大大推薦有空就預備一團,想要使用隨時可以用。 一兩周可能不會使用的老麵,可以密封包裝後放入冷凍備用。 使用前退冰到麵團柔軟即可使用。

混合過後的粉類,老麵、鮮奶放入缸盆中,馬鈴薯也放入。

原本想要徒手操作但是太累了改成攪拌缸幫忙。 攪拌缸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4分鐘,再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3分鐘完成。

攪拌缸還是幫忙很大。

攪打完成的麵糰略微整形。

測量看看溫度,還不錯。  完成後的麵團放入容器中蓋上保鮮膜進行基本發酵約70分鐘,中間35分鐘時翻背。 基礎發酵後的麵團盆放入冰箱冷藏低溫發酵。

麵團經過一夜的低溫發酵,手指沾上乾粉插入麵團中心位置,檢查一下。

接著將麵團分割成八等份。  滾圓後靜置20分鐘再次滾圓整形,進行最後發酵約2小時至麵團長大。 這時麵團還很冰冷,必須耐心等候。

麵團終於長大了。 烤箱以210C的溫度預熱。

完成後的麵團要進行整型。

麵團割出線條,在線條上放上少少的奶油(材料外),這樣等會烘烤時可以有美麗的爆裂。 烤盤送 入烤箱以210度的溫度,噴水烘烤約11分鐘後,轉150C繼續烘烤4~5分鐘出爐。

麵包出爐囉!

底部的上色也很美。


麵團上割線條的時間也是有學問的,這次割線條後的等待時間不夠,線條不夠深。

看看麵包的內部組織,有氣孔。 馬鈴薯融合在麵團中了呢!


早上煎一顆蛋、一片火腿和夾起司後就可以成為簡單又美味的早餐。 媽媽勤勞點小孩幸福點,是這樣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的歡樂廚房 的頭像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