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芋頭的季節,傳統市集裡到處可見芋頭販售,都寫著大甲芋頭希望能藉此得到消費著的青睞。 用芋頭做過芋頭饅頭也做過芋粿巧,對於芋頭有種特別的喜好,喜歡那淡淡的芋頭香味和綿密鬆軟的口感。 跟媽媽膩在一起的時候,偶而我們兩個喜歡用顆芋頭煮鍋芋頭米粉,她怕我吃少,我怕她吃不夠的,幫來幫去互相盛裝之間就這樣一鍋的芋頭米粉就給我們兩個解決了,吃撐了就妳怪我、我怪妳的開懷大笑,沒想到這個平價蔬食卻給我們母女倆帶來無比的幸福分享。
這陣子在烘焙學校裡密集的操練,讓假日的我好想多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隨著市集裡的芋頭大賣,今天也跟著一起玩玩〝對時〞的食材,用芋頭做成芋泥,再包個最近在烘焙材料店裡看見的烘焙專用麻糬〝粿加蕉〞,綿密加QQ的口感像是把芋圓解體分別躺在麵包裡,這樣的組合來試試看結果如何。
材料:12個麵包量
麵包體:
高筋麵粉 320g
低筋麵粉 80g
快速酵母(instant yeast) 5g
細白砂糖 80g
海鹽 5g
奶水 196g (奶粉16g + 冰水180g)
雞蛋 1個
無鹽奶油 40g
麵包內餡:(此配方的芋頭餡較不油所以稍微偏乾)
芋頭 1個 (去皮約430g)
無鹽奶油 30g
煉乳 15g
三溫糖 (或二砂糖) 15g
粿加蕉 120g
裝飾:
全蛋蛋汁 適量
杏仁片 適量
先完成蒸浴頭和壓芋泥。
去皮切大角丁的芋頭約430g。
芋頭入電鍋後以內鍋一杯水的水量蒸。
蒸好的芋頭趁熱加入無鹽奶油以湯匙壓成泥。
接著加入煉乳後繼續以手壓捏成泥狀。
綿綿密密的芋泥,自然的色澤。 (芋頭很吸水份或是油份,但是怕太油所以油量減少許多)
~ 接著要操作麵包麵糰 ~
麵包體材料(除了無鹽奶油)放入攪拌鋼盆中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3分鐘攪打麵糰。接著調轉為慢速續加無鹽奶油以慢速2分鐘轉中速3分鐘攪打至麵糰具延展性。
薄膜看得見。
麵糰打好後自鋼盆移出放置於容器內蓋上保鮮膜進行第一次發酵約70分鐘。
第一次發酵完成。麵糰分割成12等份(約65g)滾圓後靜置約20分鐘。
(今天的麵糰很黏手,手忙腳亂中沒拍到分割的畫面)
※ 趁著靜置的時間趕緊完成內餡分包的動作。
粿加蕉,包存的方式為冷凍,太晚從冷凍室拿出硬梆梆的切了一條剛好120g,還真準。
芋泥有些乾所以手上抹了些橄欖油(配方外)來幫忙。 芋泥約35~38g一份,包上10g的粿加蕉先行揉成一團備用。
揉好的芋頭泥餡,芋頭的纖維看得見。
接著將一份麵糰(約65g)包上一份芋頭泥餡(約45g)。
包好餡料的麵糰間隔好距離的放置於鋪有烘焙紙的烤盤上。
蓋上保鮮膜進行最後發酵。今天的最後發酵時間約70分鐘。
※ 最後發酵完成前的10分鐘烤箱以190C度預熱備用。
最後發酵完成的麵糰,胖胖的很可愛。
刷上全蛋蛋汁。
放上杏仁片。這是Serena送我的略帶些皮的杏仁片,放在麵糰上挺加分的。
裝飾好的麵糰等著進爐囉。
麵糰進爐以190度C的溫度烘烤約13分鐘。 (中途過8分鐘時烤盤掉頭均衡上色)
麵包出爐啦! 麵包的顏色是上了兩次全蛋蛋汁的效果。
第二盤麵包相繼出爐。 杏仁片鋪成花朵的模樣。
高空俯視圖。
切開來的麵包看看層次,麻糬+芋泥+麵包=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