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mble的中文解釋原意是〝碎裂〞的意思,Crumble是源自於英國及愛爾蘭的國家,主要是以甜點的方式呈現,在這道甜點裡是以麵粉,牛油,白砂糖揉捏成麵團,覆蓋在水果上進烤箱烤成餅乾屑狀而得名,通常我們也稱作為奶酥。 幾年前做過地獄廚房主廚藍西的焦糖蘋果奶酥。 回頭看看是2012年的作品,那個時間獅子座女孩的〝嗜〞甜點之路尚在啟蒙階段,可能印象不太深刻。這些年阿木比較常將crumble放在馬芬或是起司蛋糕上,她都很愛。
說起crumble做法真是十分簡單只需要將材料中的奶油切成細碎的小米粒狀,跟其他乾性材料結合,烘烤前撒在麵糊上一起烘烤。 使用小圈圈模型是第一次的嘗試,作法的概念上跟杏仁餅很想,但是不過度壓實。 經過大約15~18分鐘的烘烤時間立即完成。 大量的杏仁粉使用讓奶酥餅乾香氣滿滿。 當然還有紅糖和肉桂這兩個好朋友一起演出總是成功。
另一個值得分享的是在網路上找到非船型的糯米最中米穀,烘焙人的不歸路之一就是一玩再玩,玩新玩變化。 餅乾材料拌合完成後放入最中米穀烘烤,讓西式餅乾跟東方米殼結合,不一樣的口感體驗個人覺得很妙。 當然透過小圈圈烘烤後的奶酥餅乾自然色澤上更為加分,畢竟導熱性較佳。 不論如何這個餅乾真的無敵好吃,不做會後悔。
材料:10克內餡x12個最中米穀,12克內餡x 8個最中米殼,6cm直徑塔圈x 9個
無鹽發酵奶油 100g
紅糖 70g
白砂糖 15g
鹽 一咪咪
低筋麵粉 100g
杏仁粉 100g
肉桂粉 2g
材料如圖,糖量使用佔粉類比例很低,建議勿再減糖。 奶油必須冰涼使用,全部材料秤量完畢再拿出來秤量。 6cm塔圈必須抹油 (三能SN3213),方便脫模。
低粉篩入奶油盆中。
糖鹽也接著篩入奶油盆中。
杏仁粉篩入,最後篩不過的就直接倒入盆中即可。
利用不鏽鋼刮板將盆中的奶油切成米粒狀。 這跟我們做司康的方式是一樣的。
到在工作台上比較好操作,使用兩個刮板避免手溫介入讓奶油變軟。 我們要做到的是保持奶油冰涼。
切著切的成為沙狀是目標。
將材料鏟回材料盆中,以指腹略為將材料捏成約像脹發的黑豆大小。 完成後放入冰箱冷藏片刻。 ※烤箱以170度C的溫度預熱。
不一樣形狀的最中米殼。 露天購買,輸入關鍵字 〝最中米殼〞,可以找到。有了這個米殼是不是可以省下塔皮的操作?
第一批以10公克內餡入米殼。
完成後烤盤送入烤箱以170度C的溫度烘烤16~18分鐘。 中途視家中烤箱特性將烤盤轉向。 整個奶酥的結合性很好也不太會溢開,第二批則多加了2公克入米殼。
最中奶酥出爐!紅糖肉桂很香。
自己很想嘗試看看口感,一口一個的立刻吃了兩個。
剩餘的想以塔圈試試看,每個塔圈裡的內餡約18公克。
操作方式是先將餡料秤量於容器中。
利用小湯匙將餡料舀入模型中,輕輕略為按壓即可。
完成後送入烤箱,以170度C的溫度烘烤18~20分鐘。
出爐囉!是不是感覺好像沒烤過?
奶酥的形體太完整了。奶油、低粉和杏仁粉結合的非常完美。
脫模超級簡單,拿起塔圈即可。 如果塔圈忘記抹油,脫模則不美麗,尤其是烤布列塔尼餅乾。
很滿意出爐後的樣子。
可以稱為一款好吃易做又大方美麗的奶酥餅乾。
切拌奶油時使用刮板操作,保持奶油的冰涼,整合奶酥餡料時的完整性,成品就可以這樣美美的。
獅子座女孩說她喜歡這個裸身的奶酥餅乾,紅糖跟肉桂混合出來的香氣棒極了。 好吃到已經沒了,都給她吃光了。
藏身在最中米殼的阿木喜歡,喜歡入口有兩種不一樣的口感感受。
使用塔圈真的方便又美麗,除了布列塔尼之外我們又可以多一個使用塔圈的機會....
女孩說她還要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