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吃過娘惹糕嗎? 好多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去到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工作之餘當然要體驗當地美食。 充滿南洋味道的娘惹糕總是讓我們在會議的中場休息時刻格外的開心,斑斕和椰子的味道幾乎是基本款的Q彈糕點,每天吃都不會膩。  根據百科的說明:娘惹糕(馬來文:Nyonya Kuih)為娘惹糕點的總稱,流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及泰國南部一帶,其種類及口味繁多,有蒸、炸、烤、甜、鹹、辣等,主要製作原料為糯米、米、木薯粉等,並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材料,如班蘭(Pandan)、椰漿、椰絲、綠豆泥、紅豆泥、花生粉、椰糖(Gula Melaka)、叁巴(Sambal)等。大多數娘惹糕因使用糯米粉或木薯粉的緣故,口感較為軟Q,加上早期娘惹善於利用各種植物的汁液為糕點染色,鮮豔的色彩及混合各種香料的強烈香味為娘惹糕的最大特色。

娘惹糕跟台灣的九層糕很類似,都是經過層層堆疊後蒸出來的糕點。 多年以後突然想到這個簡單的美味甜點,一起來試試看吧!

 

材料:

黑芝麻粉漿:

細砂糖 (三溫糖)            180g

                              1g

椰漿                           200g

樹薯粉                        150g

在來米粉                     50g

黑芝麻粉                     75g

清水                           275g

原味椰漿粉漿: 

細砂糖                        180g

椰漿                           400g

樹薯粉                        150g

在來米粉                     50g

清水                           275g

材料如圖。 很簡單,就各自將所屬的粉獎混合在一起後備用即可。 重點:椰漿的品牌比較需要注意。 有的品牌椰漿很稀,蒸出來的糕點相對味道也比較淡。

黑芝麻粉漿的準備,按照材料依序放進鋼盆中。

黑芝麻粉是買現磨的,香氣十足。

完成後的粉漿備用。 炒菜鍋注入適量的清水,蓋上鍋蓋將水煮沸。

準備下粉漿,先再次將粉漿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避免粉漿沉底),接著利用湯勺取一杓黑芝麻粉漿,倒在容器中 (我使用布朗尼20x20公分正方形模型) 將容器放在煮沸水的炒菜鍋內,蓋上鍋蓋中大火蒸2~3分鐘。 蒸好後會像這樣凝固狀,接著加入原味椰漿粉漿。 重點:每次加另一層粉漿時,先將爐火關小火,慢慢倒粉漿,適時加入足夠熱水,蓋鍋蓋繼續蒸2~3分鐘。

接著是原色椰漿粉漿,同樣的方式操作。  重點:每次下粉漿時,檢查容器內粉漿的凝固狀態,以晃動不流動即可,接著趕緊快速輕柔的下新一層的粉漿。 動作太慢可能會讓蒸好的糕點層次分開。

層層交替之下,現在是黑芝麻粉漿。

原色椰漿粉漿再次上場,就這樣一層層的堆疊,不難只需要耐心操作。

最後一層粉漿加入後,蓋上鍋蓋中大火蒸15~18分鐘至完全熟透即可。 蒸好的娘惹糕要等到冷卻後再脫模。 脫模的方式:利用手指指腹將模型邊的娘惹糕撥動開來,很容易脫模,不太沾黏。

冷卻後切割的方式:切刀上略為抹油,以蹺蹺板的方式切割,快狠準比較美麗。這個娘惹糕很QQ喔!

一層層的有沒有很漂亮? 娘惹糕可以冰鎮一下下,建議二天內吃完。 放久了Q度會消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的歡樂廚房 的頭像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