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於鬆餅的喜好程度應該可以讓發明鬆餅的前輩感動不已。所有的簡餐餐廳裡幾乎都可以有這個選項,而且要越厚越好。鬆餅的材料其實很簡單,粉類、牛奶、糖和鹽、泡打粉及奶油。泡打粉和糖的用量比例挺高的,這是我們喜歡的版本,叫做烈日鬆餅。上星期在家裡亂亂搞出烈日鬆餅版本,接近市售但被女兒嫌棄有點乾。
今天想說來試試另外的一種鬆餅是布魯塞爾鬆餅Brussels waffle,這是利用酵母作為膨發的媒介的方式,需要一點點時間的催化讓麵糊長大後才能利用鬆餅機烘烤。外皮也會脆但是不像烈日那般的接近餅乾脆度。糖量的使用比較少,味道比較淡,女兒說平淡無奇。味道淡另外有準備草莓覆盆子醬咩,然後又說酸。吼,這位獅子座的女饕客有點難伺候。我期待有一天妳能這樣的為我準備早餐或午餐或晚餐,哼……
還是來做鬆餅吧!
材料:
低筋麵粉 240g (使用水手牌蛋糕粉)
鮮奶 180g
酵母 6g (使用山神酵母)
雞蛋 3個
細砂糖 15g
海鹽 1g
無鹽奶油 75g
香草豆莢醬 1/4小匙
材料如圖。香草豆莢忘記拍照。細砂糖和海鹽可以秤量在同一容器。全蛋分開蛋黃和蛋白於各自的鋼盆中。因為使用山神酵母所以先用3倍於酵母量的溫水,將酵母先行發酵(可於稍後的鮮奶中扣除水分用量)。
取一鋼盆放入乾性材料中的低筋麵粉、糖和鹽,加入酵母,利用手持攪拌器將材料混合。
※使用一般快速酵母則當成乾性材料放入即可。
倒入蛋黃後加入鮮奶於盆中繼續攪拌,同時加入鮮奶一起攪拌。 這裡其實是有些偷懶,全蛋現在才分開,蛋白放在另一鋼盆中,這樣可以省去多用一個容器秤量。
蛋黃倒入盆中後,原來的容器秤量奶油,隔水加熱讓奶油溶化後,加入鋼盆繼續攪拌均勻。這樣又省去占用一個容器(太懶惰了)。攪拌到這個階段會有點攪拌不開的感覺,慢慢來可以的,攪拌完成後放置備用。
接著處理蛋白霜:將蛋白霜不加糖的打發至硬性發泡。
原本拿著手持的攪拌器徒手打蛋白,覺得實在有點辛苦,換成電動的,人生瞬間變彩色。一下子就打完成,像這樣鳥嘴出現,盆子倒轉不滑落就OK。
將蛋白霜加入蛋黃盆中,利用攪拌器慢慢地一邊兜轉一邊攪拌的讓材料混合均勻。
攪拌均勻的麵糊,蓋上保鮮膜(我用浴帽,超好用又可重複使用),放置在溫暖處發酵約1小時。
利用保麗龍箱來幫助發酵實在是太省錢的好方法,在保麗龍箱內放入2~3杯馬克杯裝的熱水,溫度有了濕度也創造,聰明啊。這一盆經過1小時的發酵完成。
接下來就得說抱歉,原本先做這一份golden sample,想說專心做先不拍過程,等會再補拍過程。沒想到給女兒亂了一陣(牛脾氣來的時候真是受不了),啥都忘記,下次再補拍囉。鬆餅機是網路上有名的【PINOH 品諾】可調式鬆餅機。左邊那一紅色的醬料是用草莓和覆盆籽加上檸檬汁和糖煮出來的fruit compote。
沒有泡打粉添加的鬆餅比較沒有那麼硬挺的樣子,口感也不同。個人認為屬於好吃。下次再來試試泡打粉版本比較、比較。
~ 假日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