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天然酵母真不是自己的強項,常常都在不久之後的第二、三天就集體陣亡,探究原因仍免不了是過於心急的問題。 上星期和好姊妹Serena見面,她特別替我準備了一些養的壯壯的蘋果酵種要讓我回家繼續的餵養,讓我好生感動,當然也希望不要辜負這番美意。 回家後趕緊的同比例的水和粉餵下去,酵母活力很好不到2小時就快湧出瓶口。 隔天趕緊看了食譜做出香噴噴又有彈性的純白吐司。 經由Serena的經驗分享後把活跳跳的酵種放進冰箱裡保存兩天後才又再拿出餵養,就這樣的2天一次,每次要等到酵母舒醒起來才能使用或是餵養,重點筆記都記在腦裡,希望能夠長長久久的跟這酵種寶寶成為最佳拍檔。
這款麵包的操作是利用低溫發酵的方式讓天然酵母透過冰箱裡冰冷的低溫慢慢的延展活化。 時間是在白天的10點多打糰,隔天的早上10點多以後操作。放進冰箱後的12小時也就是當晚的10點多我檢視一下麵糰時,整個麵糰是硬梆梆的,好可怕的感覺,真擔心我的麵糰毀了,好料也全沒了。 帶著忐忑的心去睡覺,隔天早上一大早就拿出來還是硬的,完全沒有改變。 有點灰心的放在一旁想說看看等會該如何處置這麵糰,沒想到過了3個多小時麵糰活起來啦,軟軟的可以操作了。 呼,真是好險啊! 天然酵母的神奇真令人驚悚……
材料:
高筋麵粉 450g
裸麥麵粉 50g
細砂糖 70g
海鹽 5g
蘋果酵種 240g
水 200g
核桃粒 100g
無花果 60g
無鹽發酵奶油 70g
看見滿出來的酵種覺得好可惜趕緊手腳快一點的來打麵糰。 天然酵母的神奇威力總算親眼見識到,只是水和麵粉透過溫度就能這樣一直的再生繁衍,自然生物的奧妙經過體驗才能感受。
活跳跳的酵種充滿著活力的對著我說〝選我,選我〞。這是在餵了等量的麵粉和水分後約3~4小時的模樣。
粉類先秤好後將酵種和水加入利用攪拌鋼以慢速略微攪拌。
核桃和無花果。 我喜歡這種大大厚厚的無花果,比較有嚼勁而且水份比較足。
接著將細砂糖及海鹽加入以慢速2分鐘轉中速3分鐘攪拌,加入無鹽奶油後以慢速2分鐘攪拌再以中速攪拌至完全擴展(大約5~6分鐘)。
打好的麵糰是這樣軟軟的就蓋上保鮮膜送進冰箱低溫發酵到隔天。
第二天的早上約6點拿出麵糰盆,可是麵糰整個是死硬的,有點沮喪。在不確定的心情下就先擱在一旁想說稍後再來看看是否有救,就這樣在運動回來後看見麵糰給喚醒了,解除了心中的擔慮,好高興的感覺。
分割滾圓成5個的份量(每個約250g),蓋上保鮮膜靜置約10分鐘。 揉桿麵糰的操作如同雜糧紅豆起司麵包。
整形後的麵糰放在烤盤上進行最後發酵60分鐘。
5個麵糰共放2盤。
※ 最後發酵完成前的10分鐘烤箱以200度預熱備用。
時間經過約60分鐘後麵糰的模樣。
天然酵母果然是慢慢的將麵糰給撐起來了。
麵糰上噴些水。
撒上些高筋麵粉增加麵包烤出來後的香氣。
利用鋒利的小刀在麵糰上畫上線條。
試試看連續式的畫刀方式。
這一盤的線條比較不美,畫線條也是很有技巧的呢。
完成後送入烤箱以200度C的溫度烘烤約12分鐘,烤盤轉向後烤箱改以150度C的溫度繼續烘烤10分鐘即可出爐。
透過溫度的烘烤烤的挺美的,沒有之前醜醜的模樣。
每一個麵包都呈現的自己的美麗和個性。
這個底部布滿了無花果,好料看得見。
這一枚的顏色好漂亮,線條經烘烤後撐出來的模樣非常自然。
這個呢就是美在表面,所有的料都呈現在這個面上。
無花果和核桃真的可以說是絕配的好朋友,讓麵包入口後的感覺十分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