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好多年前去新加坡出差的時候同事Anthony請我跟Alan吃飯,飯後的甜點是一道在台灣從沒吃過的榴槤千層蛋糕,那蛋糕的香味好像占據了腦中的記憶區塊深深的植入到現在。 一層一層有如法式薄餅的蛋餅皮抹上均勻適中的榴槤鮮奶油餡,叉子一刀直下全層入口香味四溢真是人間美味。 好久沒去新加坡,難忘的幸福滋味讓我好想把它複製出來,不同於法式薄餅,用指形蛋糕體撒上椰子絲烘烤,再把榴槤果肉拌入打發的鮮奶油成為內餡,捲起來就把臭香味留在蛋糕裡。
試吃後的感覺是一口咬下去蛋糕的鬆軟和內餡的軟綿綿蛋糕體不甜,因為低糖量,可以在抹上榴槤鮮奶油醬之前塗些酒糖液配合內餡的濕軟。內餡裡有大約170克的榴槤和80克的打發鮮奶油,我外加了一小瓶蓋的高檔萊姆酒,攪拌合成後的口感很不錯。 榴槤的處理保有一些纖維細絲在蛋糕裡,如果要更細緻得將榴槤過篩去纖維(覺得可惜就沒這樣做)。這樣的餡料下次可以來做個榴槤泡芙應該也很適合。
分享一下有關雞蛋的選購,蛋老闆告訴我這個常客說一般選蛋不需要以〝大〞為考量,因為蛋越生越大也越沒營養,剛剛好大小的蛋是以蛋黃20g和蛋白40g為宜。 不禁讓我聯想到我是家中排行最小也比姐姐大隻,是不是跟生雞蛋一樣也比較不健康(哈哈)。
材料:
蛋黃 3個
細砂糖 65g
蛋白 3個
小麥粉 80g (水手牌蛋糕粉)
椰子絲 適量
內餡:
榴槤 150~170g
動物性鮮奶油 80g
糖粉 8g (糖粉或砂糖皆可)
萊姆酒 適量
備前工作:
材料秤妥,小麥粉過篩,全蛋分開蛋黃和蛋白,長方形烤盤鋪烤焙紙,擠花袋和平口擠花嘴備用。
內餡可以在等待蛋糕體冷卻的時候再來操作即可。
這是我的長烤盤,大約是36cm x 26cm的大小,烤焙紙是在Costco買的一大捲日本進口的可以用很久也很方便。 近來Costco也有另一款美國進口的烤焙紙比較便宜但是有點大,一般的烤箱都得在裁過使用,不過另一個驚喜的發現是用它來捲蛋糕卷太方便了。牌子忘記了應該也是Kirkland,Costco的自有品牌。
事先準備擠花嘴和擠花袋,這樣比較方便。擠花袋是拋棄式的在上個月的烘焙展買的比較划算。
※ 烤箱以170度C預熱備用。接下來的操作都很快速必須先把烤箱預熱好。
就是這些材料要來打蛋糕麵糊。 有別於戚風的打法這次的操作是指形蛋糕所以蛋白就直接放進大鋼盆,蛋黃後放也就放在旁邊的容器備用。
利用手持型電動攪拌器以高速將蛋白打至粗泡。
分三次加入細砂糖後繼續攪打。
打著打著的就可以看的見明顯的紋路。
蛋白霜打至柔細且有鳥嘴狀,盆子倒過來不會留下就可以。
分次將蛋黃加入繼續以高速攪拌均勻。
過篩的小麥粉分三次倒入蛋糊且用橡皮刮刀以由下往上的方式,右手攪拌左手轉盆攪拌均勻,手法輕快且輕巧。
麵糊拌好了。80g的麵糊分三次加入再攪拌均勻還真怕消泡,不過還是得確實攪拌好以免有顆粒。水手牌的蛋糕粉很好操作,沒有結粒的顧慮。
事先準備好的擠花袋放在較大的容器翻開袋口,將麵糊利用刮刀慢慢的全部刮入擠花袋內。
擠花袋在烤焙紙上擠成線條,用量剛剛好全部的麵糊都可以用完。
蛋糕糊表面撒上椰子絲。送入烤箱以170度C的溫度烘烤約15分鐘。(我在第13分鐘的時候將烤盤轉向讓上色平均,每台烤箱狀態不同要跟自己的烤箱相親相愛才會得到好結果)
15分鐘烤好後將烤盤拿出來,輕輕的拉著烤焙紙拖出蛋糕放在層架上,立刻的將四邊的烘焙紙撕開散熱。
這樣的讓它冷靜個五分鐘。
五分鐘後拿出另一張烤焙紙要翻轉囉。(Costco買的,不用裁邊長只要取長短即可)
雙手抓住兩側上下的紙張,輕輕的就可將蛋糕體翻轉。(蛋糕體很輕也不適合太大力)
很容易就翻過來了。
撕去黏在蛋糕體上的烘焙紙,撕完後仍蓋在蛋糕上。就這樣的讓蛋糕冷卻,等會我們要以外捲法捲起蛋糕。
接著就處理內餡!
市場上買的金枕頭特級榴槤,好臭香的味道,這可能是唯一可以跟台灣著名小吃的臭豆腐比較的味道,臭的好。
取出約170g的果肉放置容器備用(忘了拍)。
鮮奶油加糖粉入盆隔冰水打發,先以慢速後轉快速攪打。
鮮奶油打到紋路明顯且不會流動即可。
加入一瓶蓋的萊姆酒攪拌均勻。
加入榴槤繼續攪拌均勻成為榴槤鮮奶油餡。
撕去蓋在蛋糕體上的紙張,平均鋪上榴槤鮮奶油餡並捲起。捲蛋糕的方式可以參考香濃芋泥蛋糕卷。
捲好囉。捲起後再將紙張包覆緊密些讓蛋糕卷稍微紮實些。
捲好的蛋糕卷兩側紙張也捲緊後入冰箱冷藏約1小時後再切割分享。(蛋糕體內餡很柔軟不適合立即切割)
同樣是蛋糕卷的蛋糕體,不同的擠製方式也會造成不同的效果,有如設計師的不同風格樣式設計。甜點也可很藝術。
看的見內餡的濕潤了嗎? 臭臭香香的味道是不是也讓你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