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似乎就是要加紅豆才很絕配,像是抹茶紅豆雪糕、抹茶紅豆戚風都讓很多人喜愛,這個紅配綠的組合入各式甜點的百搭風情還真是挺奇妙的。 前天做的藍莓果醬吐司媽媽很喜歡,而且問我再來要做什麼口味的給她吃? 想了想,我想抹茶的風味應該適合,於是就再次把抹茶的好朋友〝紅豆〞一起邀請入吐司。
抹茶粉用得是烘焙專用香味很自然沒有過度的香料味,觀察麵糰攪拌時淡淡的抹茶香在麵糰攪打間隱約的散發在鋼盆空間中,蜜紅豆在麵糰擀開後包覆捲起,而不是在鋼盆裡攪拌,這樣必較保持紅豆不變形。 更開心的是,看書學了個新手法,把包覆蜜紅豆捲起的麵糰擀開成橢圓形後,切割成佛手狀後再次捲起的模樣可愛極了。 通常這樣的麵包口味會在頂部撒上白芝麻做裝飾,有時也會要排斥〝通常〞,用自己的想像,我用杏仁角取代,有自己的特色。
正在忙著處理第一次發酵完成的分割時鄰居按門鈴問我要不要吃南瓜,真不好意思回答,該說要還是不要,一個好漂亮的南瓜就送到手上。沒見過這樣粉橘色皮的南瓜,真是感謝好心的鄰居。 該要禮尚往來、敦親睦鄰的對吧,出爐的吐司麵包二話不說的就趕緊在稍微冷卻後包裝好送去回禮。沒問鄰居要不要,直接說嚐嚐看自己做的麵包,請笑納!
材料:12兩吐司模不帶蓋烘烤,共3條
主麵糰:
高筋麵粉 660g
綠茶粉 8g
快速酵母 9g
細白砂糖 90g
海鹽 5g
鮮奶 130g
全蛋 120g (約2顆)
水 200g
無鹽發酵奶油 100g
蜜紅豆 270g
全蛋蛋汁 適量 (裝飾用)
杏仁角 適量 (裝飾用)
主麵糰的製作:
主麵糰麵的材料(除了無鹽發酵奶油外)全部倒入攪拌機中以慢速轉中速的方式攪打成糰。接著加入無鹽發酵奶油再以慢速轉中速的方式攪打至麵糰具有延展性(薄膜產生),約20分鐘。 將麵糰放入容器中蓋上保鮮膜進行第一次發酵約60分鐘。
第一次發酵完成後分割滾圓後用保鮮蓋上靜置15分鐘。每個大小約440g左右。
(其實應該一開始分割成6個,每2個入一吐司模)
靜置15分鐘後可以看見鬆弛後的蓬鬆模樣。臨時間覺得一整個太大所以又再將每份分割一半比較好操作。
這是每份中的一半麵糰約220g左右,放上約45g的蜜紅豆,捲起成圓筒狀,收口朝下擀開成橢圓形。
擀開成不太完整的橢圓形模樣。
利用橡皮刮板將麵糰切開成等距條狀不切斷長條狀 (像個大型佛手)。
從沒有切割的麵糰頂端往下捲起。
捲好後的模樣,記得收口朝下入吐司模。(這樣的操作兩次後入同一吐司模)
一個模型裡一份麵糰 (一份麵糰分割完成兩條包蜜紅豆的小糰),每個吐司模裡的麵糰總重量為麵糰約440g+90g的蜜紅豆。
進行最後發酵約60分鐘至8分滿。
※最後發酵完成前20分鐘烤箱以175度C預熱備用。
最後發酵完成的樣子。
刷上全蛋蛋汁。
撒上杏仁角。
不帶蓋送入烤箱以175度C的溫度烘烤約25分鐘,中途將烤模轉向讓受熱平均。
烘烤完成後立刻脫模讓吐司降溫冷卻。
覺得下次可以將佛手麵糰切割的距離拉近,讓花紋更明顯。
變化自己喜歡的風味是一種很棒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