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座女孩想吃芋頭酥和月餅,一整個超級喜歡應景糕點的女孩。 原本想要自己做芋泥餡料,但去到烘焙店看見有現成的,不由得有種被寵壞的感覺。 下意識直覺地就帶了一包回家,結果有點不開心,因為有點太乾不好操作。 改善的方法就是多加些奶油或是鮮奶油來調整。 添加了大約70~80公克的融化奶油後,整個狀態比較柔軟滑順。 這些日子做的中式點心,視吃了不少的油脂,深深覺得還好過節就一年一次,真是不能多吃。
就連半成品的麻糬也有學問。 烘焙店裡有兩種,一種是烤不爆的,可能穿了防彈衣。 另一種據說是只能做麵包使用。 總之喜歡吃這些加工品久久一次就好。最近做中式糕點一次都做30顆,可以分送些給親友。 這次做的分送些給媽媽,這樣就可以再來做月餅。 否則,獅子座女孩真的要吃到塞車。
材料:30顆
油皮:
高筋麵粉 125g
低筋麵粉 125g
糖粉 20g
鹽 1g
無鹽奶油 118g (使用法國無水奶油)
清水 100g
油酥:
低筋麵粉 180g
日本紫薯粉 20g
無鹽奶油 100g
內餡:
芋頭餡 750g
烘焙用麻糬 30顆
材料如圖。
法國無水奶油,適合做酥餅類產品。 是酥喔,不是脆,先清楚材料特性。
油皮中的粉類、糖鹽混合後過篩,奶油秤量入同一盆中。
加入清水,利用橡皮刮板將材料拌均。
完成後的麵團用保鮮膜包覆,靜置約20~25分鐘。 橡皮刮板是好幫手。
油酥操作:低筋麵粉、紫薯粉過篩後,加入奶油。 同樣的利用橡皮刮板拌均材料,包覆保鮮膜放入冰箱冷藏片刻。
芋頭餡和烤不爆麻吉。
油皮、油酥分割成各15等分。 等會要一切二,這裡只需要包15次。
油皮包油酥。
皮包酥完成後收口朝上放在工作台上。
內餡包覆麻糬後蓋上保鮮膜備用。
取一份麵團收口朝上按壓一下後,利用擀麵棍由麵團中心向上向下輕輕擀開。長度約是手掌長度。
從面皮的上方側邊開始捲起。
捲起的麵捲再利用雙手輕輕的搓擀。
收口朝上再次利用擀麵棍將麵捲輕輕擀開,長度拉長。
輕輕將麵皮捲起。
完成後的麵團蓋上保鮮膜備用。
靜置完成的麵團一切為二。
切割面朝上按壓。
利用擀麵棍擀開,這紫薯粉很紫,在富澤商店購得。 這一面是等會的酥層,包覆內餡時必須翻面。
麵皮翻面後放入內餡,慢慢將麵皮一邊轉動一邊托起。 ※烤箱以185度C的溫度約熱。 因為30顆要包,這時再預熱烤箱即可。
包覆完成後收口朝下放在墊有烘焙紙的烤盤上。
完成後的芋頭酥生麵團。 烤盤送入烤箱以180~185度C的溫度烘烤26~28分鐘。 ※中途視家中烤箱特性將烤盤轉向幫助受熱上色。
芋頭酥出爐囉!
層次就是這樣來的。 這時還很燙先不用急著移動,稍待片刻後才移至層架冷卻。
擀捲的方式影響成品的層次,可以多多玩玩就會得到心得。
中式點心也有繁複的工序呢,油酥、油皮類的點心確實也可以變化出很多不同樣式。喜歡玩烘焙的我們總要這樣的嘗試過一次。
第二天裝盒帶回去媽媽家,美麗的包裝盒果然有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