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寫邦妮兔芋泥包篇的時候說要玩一下小豬包嗎? 真的來玩囉! 灰熊好玩。所有的麵團操作都一樣,不同的是分割麵團15份中取一份的一半,利用紅麴粉染色後作為鼻子和耳朵。 還有一個重點是豬兒的鼻子和耳朵貼黏,以及那個黑芝麻粒做眼睛都需要一些時間,天氣漸漸轉熱,麵糰發酵的進度比較快,因此手腳快一點或者是酵母粉略少0.5g,讓麵團膨發的速度慢一點。 除此之外一切都很美好又開心,一起來做小豬包吧!

 

材料:完成14個小豬包

麵團:

中筋粉心粉            220g

低筋麵粉               110g

細砂糖                  30g

                        3g

快速酵母                4g

無鋁泡打粉             6g

清水                     200~240ml  (水溫約50~60C)

食用油                  20g

紅麴粉                  適量

黑芝麻粒               適量

 

芋泥餡                   340g (芋泥餡操作請參考邦妮兔芋泥包)

黑糖麻糬                12 (存貨不夠有兩個豬豬沒麻糬餡)

 

操作預備請參考邦妮兔芋泥包篇,這裡是完成分割滾圓。  這次一樣分割15份麵團,其中的一份只使用一半來用紅麴粉染色,剩下的一半再平均分回去每個麵團中,覺得這樣比較簡單。

右邊那一小團就是給鼻子和耳朵用的。 鼻子和耳朵的麵團用量不大,太多的話等到蒸好會〝走鐘〞。 複習一下:麵團41g多一點,鼻子0.6g,二隻耳朵共0.4g,內餡是芋泥24g加上耐烤麻糬10g 記得喔,內餡太軟蒸好的包子會軟塌塌的。

麵團擀皮,同樣的操作方式。 麵團很軟也很好操作,擀成中間後旁邊薄即可。

取一份麵團包入一份內餡。 內餡相同於邦妮兔芋泥包篇只是多一顆耐烤麻糬,就不重複步驟照片囉。

完成包餡後的包子生糰放在蒸體內墊有打濕的蒸布上。

接著完成鼻子和耳朵。 鼻子很簡單就滾圓整成小圓柱體,沾上一點點水後貼在麵糰上。 耳朵是把麵團滾圓後搓長讓中間變細,折斷就成這形狀。

鼻子和耳朵的放置位置:看著豬面先在麵團正面由下往上的1/3處貼上鼻子,並使用筷子尖的地方戳身一點的戳出兩個鼻孔,然後很巧手又很細心地放上芝麻眼睛,這樣雛形出來後,耳朵的位置則呼之欲出。建議耳朵貼放的位置布要離眼睛太遠,否則蒸開來的包子會五官分離。

有沒有很可愛?  找亮點? 現在大家很喜歡這個語言…… 有一隻豬兒耳朵給忘記啦… 一直到蒸好出爐才發現。 蒸包子的步驟也請參照邦妮兔芋泥包篇。

小豬包蒸好了,右下角的豬豬對不起,妳的耳朵沒帶到!

小豬們排排放。 豬鼻子是不是很有戲? 有了鼻子後相似度整個提升。

看了小豬包後,原本因為操作中貼黏眼睛的心急毛躁情緒立刻沉澱下來。

小豬包不僅好吃還很療癒,越看越可愛。 獅子座女孩也幾乎全包了,隔天晚上回家後只聽見哥哥說〝妳已經吃了8個,不要再吃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的歡樂廚房 的頭像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