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食物會讓妳想到誰? 從小到大我們的生活飲食中會幫助我們留下許多的記憶,覺得那是一種習慣累積後的甜蜜回憶。 看到麵食就想到我的爸爸,一個跟著部隊從遠方來到台灣的芋仔。 因為爸爸的家鄉,我們從小受惠在現代人愛慕的中華麵點中,幸福的感覺經常浮現。 記憶中爸爸也喜歡吃燒餅,也會買豆漿回來自己加熱後加蛋再吃……突然間好想念阿爸,做個甜燒餅來懷念他在廚房的身影。
傳統的甜燒餅是內餡有麥芽糖口感的那一種,不是像老婆餅那種QQ的糖內餡。現在有時候在一些燒餅店買的甜燒餅感覺不太好吃,麵皮薄又死甜,會有點小失望。 我們自己動手做做。 一般做這個甜燒餅用食用油即可,家裡的酥油還剩下因此拿來消化掉。 做好的燒餅酥脆爆炸,第二天會回軟點但不失口感。 只是真的吃燒餅那有不掉芝麻的...呵呵!
材料:15個量
油皮
中筋麵粉 240g (使用水手牌粉心粉)
細砂糖 10g
鹽 0.5g
酥油 80g (沙拉油亦可)
清水 100g
油酥
低筋麵粉 160g (使用水手牌蛋糕粉)
酥油 60g (沙拉油亦可)
內餡:
細砂糖 150g (使用100g 三溫糖)
鹽 1g
清水 20g
麥芽糖 20g
低筋麵粉 30g
裝飾:
糖水 適量 (使用蜂蜜調和清水)
生白芝麻 適量
先製作油皮,方法都一樣。 麵粉、糖鹽秤量於同一容器中攪拌均勻後,將酥油(沙拉油)加入,攪拌成團。
使用酥油則利用刮板將油脂在粉中切成小粒狀,築成粉牆後加清水。
在利用刮板將粉向中間鏟入,結合成團。
揉成團後的油皮包覆保鮮膜靜置備用。 ※如果是冬天靜置時間約15分鐘。
油酥操作,粉加油攪拌均勻成團即可。
油酥分割成15等分,放在下方舖保鮮膜的托盤上,上方也鋪上保鮮膜。 托盤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內餡材料如圖。糖鹽秤量在一起。
將低筋麵粉篩入糖、鹽容器中。
加入清水。
麥芽糖也加入。 麥芽糖可以用蜂蜜代替,但是口感會有些許差異。
拌合完成的內餡材料靜置備用。
油皮分割,15等分。
油酥請出來,包入油皮。
完成後的油皮包油酥收口朝下備用。
擀捲第一次,收口朝下壓扁麵糰利用擀麵棍擀開。
翻面後捲起。 ※會漏油的原因:擀捲太大力,力道不平均,天氣太熱麵糰操作過久都會。 小心操作喔!
第一次擀捲完成。
接著第二次擀捲,這裡是收口朝下擀開後翻面的狀態,從下捲起即可。
第二次擀捲完成,蓋上保鮮膜靜置約10分鐘。 因為量不是很多,我們讓麵糰休息一下下。
完成靜置後的麵團擀成圓片狀,放上內餡包起。
像是包包子般的方式包起,但勿包入過多的空氣。 內餡比較流動狀,麵皮擀開的大小可以經過一兩次後比較上手,麵皮太小內餡會流出來,麵皮太大感覺很空虛。 大家用心試試看喔! 完成包覆後的麵團收口朝下靜置10分後在擀開。
※ 烤箱以180度C的溫度預熱。
裝飾準備:生白芝麻和糖水。 糖水是以蜂蜜和清水調和出來。 麵團收口朝上的將麵團沾上糖水,再沾上白芝麻。
芝麻面朝上放在工作台上壓扁後,以擀麵棍擀成橢圓薄片狀。 盡可能地將麵皮擀薄,等會受熱時才會膨塞塞起來。 擀開後的麵皮放在舖有烘焙紙的烤盤上,烤盤送入烤箱以180度C的溫度烘烤20~25分鐘。 麵皮擀的比較長,分3次烘烤完畢。
燒餅出爐囉! 有些內餡的糖因為包覆不佳漏餡了。 別著急等涼了後可以依附在燒餅上一起拿取。
完成烘烤後正巧獅子女也打工回來,她的鋼牙不接受,說好硬快痛死了。 一度快要崩潰的阿木差點怒吃看看到底有多硬,還好理智戰勝,不然半夜的要去哪裡跑步。
孩子們的爹吃的很高興,喜歡這個傳統味。
隔天早上搭配黑咖啡吃的我,真的喜歡極了這個甜燒餅。 外面吃不到的…
換妳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