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愛吃芋頭的女兒現在變得超愛,還主動的要求蒸芋頭吃。上回買了一個去皮後冰太多天才想起來,蒸出來的芋頭塊非常不好吃,被打槍。 不甘心的媽說什麼都要趕緊彌補疏失的再買一條回來。 很奇怪的是我的手很怕芋頭皮,大家也會這樣嗎? 一削芋頭沒多久手就癢起來,解決的方式只有戴上手套才能避免。削好芋頭皮的當下問小妞是要吃芋頭塊還是芋頭饅頭,後者獲選,於是就在晚上時段開工。
饅頭的操作手法,個人喜歡孟兆慶老師的分享,在前段把饅頭的麵團打足後面團休息五分鐘,接著操作分割整形和進行最後發酵。 所謂的打足是利用攪拌缸打麵糰大約15~20分鐘的時間,讓麵糰充分地被攪打,途中我也會以慢速和中速的轉換讓機器和麵團操作切換速度的工作。這樣的麵團非常的紮實有爸爸山東人的氣味。
芋頭必須先行處理一下,之後再和體回去麵團,否則這樣的長時間攪打,芋頭早成了芋泥。 蒸好的芋頭拌上少許的糖和裹上中筋麵粉,讓芋頭的水分給帶走,包覆在饅頭麵團中才不會過濕。
最後蒸饅頭的好方法是小火蒸約10分鐘,移開鍋蓋讓蒸汽可以釋放然後再轉中大火蒸後段的8分鐘,蒸好後不需要燜而直接快速移開鍋蓋,水噹噹的饅頭就蒸好了。
材料:
中筋麵粉 300g
乾燥酵母 6g
無鋁泡打粉 3g (可不加)
細砂糖 50g
鹽 1.5g
水 135~150g
橄欖油 40g
芋頭條 310g
細砂糖 10g
中筋麵粉 100g
先蒸芋頭條:芋頭切成大約長3公分寬0.6公分的長條,放入舖有蒸布的蒸體上,下方的水鍋注入適量水煮沸,等到水沸騰後將蒸體放在鍋上蓋上鍋蓋蒸約5分鐘。 大約蒸至3分鐘的時候開蓋撥動芋頭條再蓋上鍋蓋繼續完成蒸的步驟。
芋頭條5分鐘後熄火。
將芋頭條倒在鋼盆中趁熱撒上細砂糖,雙手拿起剛盆上下抖動讓糖融化在芋頭條上。
接著拌入中筋麵粉,同樣的方式抖動鋼盆讓麵粉沾附,完成後放置一旁備用。
饅頭麵團材料如圖。 (泡打粉忘記拍,使用泡打粉麵皮比較白)
將所有的材料(除橄欖油)放入攪拌缸中,以慢速1分鐘後轉中速攪拌至大約成團。
接著加入橄欖油以慢速1分鐘後轉中速繼續攪打約20分鐘。 中途大約10分鐘時換成慢速攪拌約1~2分鐘,在轉中速攪打至時間完成。
完成攪打的麵團,蓋上保鮮膜後靜置約5分鐘的時間。
完成靜置後的麵團分割成10等分,每份約50公克左右。
麵團上放上大約44公克的芋頭條,然後以捏抓的方式讓芋頭條巴附在麵團上。芋頭條多到快跟麵團等重。
完成後放在舖有蒸布的蒸體上,蒸鍋中注入適量的水(不開火),蓋上鍋蓋進行最後發酵約35~40分鐘 (天氣冷,在鍋旁放一壺煮好的熱開水陪伴)。 這個蒸布是媽媽割愛給我的,如獲至寶。
p.s. 女兒說怎麼有這麼醜的麵團? 這是告訴大家芋頭很多啊……
另外的4個麵團是把芋頭條包覆在麵團裡面,這樣的版本女兒比較看好。 芋頭條經過麵粉的包覆比較粗,包裹的動作基本很OK不會讓芋頭條變成泥狀。
最後發酵大約45分鐘的時間,開始蒸囉…
剛開始以小火蒸約10分鐘的時間,然後將鍋該稍微移開讓蒸汽釋放出來後轉中大火繼續蒸約8分鐘即可。 時間到熄火、開蓋、移蒸體,動作快喔,以免鍋蓋上的水氣滴到饅頭上,就會不開心。
將將! 沒有皺皮,實在太開心了………
蒸好的饅頭立馬拿出來放在乾淨的紗布(或是蒸布裡),紗布可以吸去多餘的水氣,媽媽教我的。 然後將紗布蓋在饅頭上,相同的道理。
這是饅頭的切割面,組織是紮實的可以看得見。從小吃這樣的饅頭習慣了,軟趴趴的還真不太愛。 希望妳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