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媽媽家,約定好要帶她去附近一家餐館吃飯,兩個人叫了幾樣食物:有蚵仔煎、蚵仔酥、燙魷魚、虱目魚米粉和青菜,感覺吃到要翻過去。畢竟人少樣式無法多變,而且得把叫來的都吃完。 看著媽媽吃得很開心自己也開心,在廚房裡打滾數十年的阿嬤級廚娘,總是覺得自己動手方便又實惠,要她走出廚房被別人服務一下是天大的不可能。 隨著一年一年的老去,體力退化,腳力不太好,媽媽才比較接受外食。
餐後回到媽媽家又開始閒話家常,聽她說著每周都差不多的內容。 突然間她想起冰箱冷凍還有包粽子留下來要給我的紅豆沙,還有粽子。 是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的概念嗎? 媽媽真的不用那麼客氣啦。
拿了紅豆沙想說不趕緊消化掉放著又會忘記,用來做麵包消化最快。於是在部落格上找了抹茶紅豆麵包,把抹茶換成伯爵紅茶。 媽媽的豆沙是少油少糖版,放一顆耐烤麻糬幫忙增加些甜度。 麵包出爐後整個很OK! 豆沙的部分就無法分享作法囉,麻煩自己Google一下信任的分享。
材料:19個麵包
麵團:
高筋麵粉 570g
伯爵紅茶包 16g
奶粉 36g
細砂糖 85g
鹽 8g
乾燥酵母 7g
全蛋 120g
冰水 280g
無鹽發酵奶油 60g
內餡:
紅豆沙 495g
耐烤黑糖麻糬 19顆
裝飾:
蛋汁
杏仁片
麵團材料如圖。 媽媽給的豆沙餡比較濕潤不油不甜,整個計算後可以有19個內餡。搜尋部落格時發現抹茶紅豆米麵包篇,想藉此改變一下,把原本可以有15個麵團增加至19個。
乾性材料 (除酵母外) 入攪拌缸,略為攪拌。
加入酵母後繼續略為攪拌。
開始加入濕性材料,全蛋加入。蛋從冰箱裡拿出來直接使用。
冰水加入後繼續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3分鐘。
麵團中的水分計算得宜攪拌成團也很OK,不會有黏缸的狀況。 一旦發現麵團過黏可以少量的加水調整,同樣的過乾也就補以水份調節。
天氣很熱為了確保麵團溫度不要升溫過快,冰水盆墊在攪拌缸下是最好的輔助方式。
麵團中速攪打中。
第一階段完成後,加入室溫下軟化的奶油繼續以慢速4分鐘後轉中速4分鐘攪打麵團。
剛下奶油時會有些黏稠感是正常,繼續攪打就對了。
麵團完成攪打檢查薄膜,這樣的薄膜覺得可以。 如果薄膜還不很薄可以再多以中速攪打1~2分鐘再次檢查。 不過要記得麵團不可過熱。
完成攪打後的溫度才22度C,冰水盆的功勞。
麵團放入鋼盆中蓋上保鮮膜,進行第一次發酵約60~70分鐘。 使用家裡的發酵香幫忙,溫度設在28度C,時間是70分鐘。 中途一半時間將麵團取出翻翻背再完成發酵時間。
第一次發酵完成。
手指沾上乾粉渣入麵團中心位置不回彈,表示發酵OK。
每份麵團約60公克的分割滾圓成19等份。
滾圓的方式可以在部落格裡找找喔,就是利用虎口將麵團繞在裡面成圓團。
分割滾圓後的麵團放在烤盤上,進行中間發酵約20分鐘。
20分鐘過去後的麵團,明顯長胖。鬆弛是為了接下來的整形方便容易。
準備整形,麵糰發酵期間已經將紅豆沙和黑糖麻糬完成組合工作。
麵團拍出空氣後翻面包覆內餡。
內餡放入麵團中,向內集中收口即可。
收口處捏緊。 今天的麵團狀態非常OK,整個操作很順利。
整形後的麵團放在烤盤上共12個,進行最後發酵約60分鐘。 天氣這麼熱60分鐘絕對足夠。
第二盤放了7個麵團。※最後發酵完成前烤箱以190度C的溫度預熱。 (上下火烤箱是以190/160度C溫度預熱)
最後發酵完成的檢查,麵團側腰輕輕按一下。
不太會彈回來表示OK。
不用擔心等會烘烤後會有問題,預到烤箱中的溫度就會膨脹。
抹上蛋汁,放上杏仁片裝飾。
送入烤箱以190度C的溫度烘烤12分鐘後降溫至160度C繼續烘烤約4~5分鐘出爐。 上下火培雅客烤箱以190/160度C烘烤12~13分鐘完成。
是不是凹陷的地方回彈了? 沒有凹陷的問題。
最喜歡看見圓鼓鼓碰塞塞的麵包,完全被征服。
第二盤量多的也進烤箱烘烤中,滿滿的一盤個個頭好壯壯。
出爐囉! 伴隨著淡淡的伯爵茶香,迷人的模樣好想趕緊品嘗。
開始當老闆,排排站的拍照。
伯爵茶的香氣在咬入口前的鼻尖上停留片刻,入口後軟綿的豆沙餡和軟糯的麻糬口感有種甜蜜感。
麵包體鬆軟好食。 大大感謝媽媽送的豆沙餡,督促趕緊用來作麵包,才有成功的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