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莎巧克力Ferrero Rocher在1982被引進至歐洲,短短的幾十年竟這麼受市場上的歡迎。 金莎巧克力內有一整顆的榛果和一層薄博類似法蘭酥的薄片,包覆著以榛果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及榛果碎粒。 Rocher 在法文中指的是岩石、石頭的意思,應該是指它略為粗曠的表面。 記得以前吃金莎巧克力挺大顆的? 還是記錯了……現在覺得那個金莎個頭變小。 家裡有一大罐榛果可可醬想來消耗一下,是是看做個山寨版的金莎巧克力。
人不能偷懶,第一次做想說用一般非調溫巧克力來披覆,效果不理想的沒兩下就變成一大顆巨石金莎。 獅子座女孩說:「這很甜耶,是要來引老痰的嗎?」。對,小妞就是這麼直接。 拜託各位家人把巨石認領走之後的隔天不甘心再用調溫的牛巧來做一次。雖然已經收斂許多還是有幾顆無法放入襯紙上,也甚至有包不起來的。 巧克力很好玩但是也很需要注意,同時損耗也不少。 難怪市售價格不斐。 如果家裡剛好有這些材料歡迎一起玩玩笑笑。 如果沒有就欣賞一下,看看有沒有療癒的功效。
材料:
榛果 24顆
榛果可可醬 145g
巴瑞可可脆片 適量
牛奶巧克力 200g
杏仁巧 適量
材料如圖。榛果已經在預熱150度C的烤箱烘烤約10分鐘。
正好有矽膠模可以用,先鋪些巴瑞可可脆片在矽膠模上。 沒有的話直接以烘焙紙操作。
榛果可可醬裝入擠花袋後擠在每個模型中約3公克,再放上一顆榛果。
完成後再次擠上約3公克的可可醬。
巴瑞可可脆片豪邁的撒上去。 完成後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至變硬。
一定要成固體狀才進行下一步驟。
脫掉矽膠模後的樣貌,雖然成固體狀但仍很柔軟,整個連托盤再放回冷凍庫冰凍片刻。
杏仁角利用氣炸鍋來加熱超級方便。 300度C約5分鐘即搞定。 完成後冷卻備用。 如一般烤箱則以預熱150度C的烤箱烘烤約15分鐘。
冰硬後的內餡。
牛奶巧克力準備調溫,放入微波爐加熱約10秒的方式操作2~3次。 (牛奶巧克力的用量不足以完成24顆,僅示範9顆。其他都以內餡裸身被獅子座女孩吃了)
巧克力開始融化。
攪拌後測試溫度。巧克力加熱不超過50度C為宜。
調溫後牛奶巧克力的溫度使用範圍約在30度C左右,因此我們要增加少許的巧克力調整整體的溫度。
調整後溫度明顯下降。
剛冰硬的內餡放入沾裹巧克力,要記得抖一抖掉多餘的,以免太多。沾裹一次即可。
然後就要趕緊裹上杏仁角。 中間的裹法是杏仁角混合調溫巧克力後裹上。 看喜歡哪種方式均可。
調溫成功的話巧克力的狀態穩定凝固也很容易。 右一是正牌金莎,其他都是山寨。 山寨就是要霸氣的比較大顆。
終於找到一顆旗鼓相當的尺寸,真實版跟山寨版的比對,口感上是一樣的好吃。 產值實在是太微量了!
包裝紙在烘焙店購買,一小包20元不貴。
包裝之後…
剩餘一些巧克力和杏仁角就把庫存的餅乾拿來裝飾一下,更加好吃。
山寨版集合。
正港版的出現來PK一下。 口感上幾乎是一樣的且山寨版比較大顆。
包不起來的在這裡,巧克力沾裹二次後的結果,感覺像是金莎界的獅子頭。 放在桌上給兒子吃,他抱怨說為什麼妹妹的有包裝? 不是為娘的不想包,是因為包不起來啊……嗚嗚!
有空也想玩玩嗎? 肯定妳做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