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家也有個大哥嗎?家裡的男主人在他的原生家庭排行老大,聽小姑說她大哥年輕時在南部念書,放假天回家口袋裡的錢都掏出來給弟妹們當零用錢,是個十足大氣的大哥。 買東西也絕不手軟的買很多分享給家人。 這樣的習慣當然也是跟著來到我們自己組成的家。 常常有點不明白超市這麼近為何要一口氣買那麼多的豆漿來囤貨? 外吃買吃的也從不小份都是買好買滿,滿到溢出來。只能說也許缺乏童年的富裕,隨著年齡增長多少有些補償作用。
獅子座女孩吃了今天這款麵包後說:「那個紅豆麵包真的超大,沒看過這麼多料的麵包,哈哈哈。」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沒想到嫁雞隨雞之後的本人也被感染了這不優的習慣。 買東西也是沒在手軟,做東西也都是大份量。前面的舖梗都是為了給自己台階下,禍首是那位大哥…呵呵。
材料:105公克麵團共9個
麵團:
法國T55麵粉 510g
雜糧粉 50g
細砂糖 50g
玫瑰鹽 7g
乾燥酵母 6g
全蛋 55g
清水 235g
太白胡麻油 55g
內餡:
紅豆餡 450g
烤不爆麻糬 9個
麵團材料如圖,水和油以外的材料入攪拌缸。 酵母跟著糖秤量,盡量不要碰到鹽,以免影響發酵。
加入清水,通常我們會把將水分預留一點點在打團的階段,以麵團成團程度再決定是否全部添加。
攪拌缸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3分鐘攪打。
過程中可以觀察麵團是否黏缸底? 如果有黏缸情況適時添加少許乾粉即可。可以看的出來底部缸底很乾爽沒沾黏。
快要可以檢查這階段的麵團狀態。
麵團成團但有些粗糙,這時候可以添加油脂繼續攪打。
太白胡麻油,是很棒的油脂很適合做點心甜點。 用它來做麵包看看。
加入油之後攪拌缸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4分鐘攪打。
設計是想做成歐式台味的麵包,麵團不需要打到完全的薄膜,這樣在稍後的整型也會比較挺住。
現在拉拉看麵團,整體的狀態跟之前的粗糙感有很大的不同。
有薄膜但非很薄這樣已經滿意了,可以停止打團。
麵團取出放在噴有烤盤油的鋼盆中,蓋上保鮮膜放入微波爐(不開火),進行第一次發酵約70~90分鐘。※ 天氣逐漸轉涼,發酵時間會延長,注意發酵狀態即可。
等待發酵中準備內餡,這內餡是德麥公司的冷凍紅豆餡和烤不爆麻糬。 分成每份約50公克的紅豆餡加上一塊麻糬。 通常60公克的麵團會包30公克的紅豆餡,我們的麵團大約會是105公克這樣的話50公克內餡應該還行。※ 內餡有些黏分團後室溫下備用即可不用包覆包鮮膜,以免水氣包覆更濕黏。
40分鐘的發酵時間過去。
麵團取出後三折收緊,再次放回鋼盆蓋上保鮮膜繼續完成發酵。
第一次發酵完成,指腹沾上乾粉插入麵團中心位置。
麵團不回彈,表示發酵完成。
麵團分割滾圓。按壓出空氣。
從上方1/3處向中間折入。
同樣的從下方1/3處向中間折入。
麵團翻面後滾圓。
以虎口畫圈的方式滾圓。
完成後蓋上紗布或保鮮膜,中間發酵15~20分鐘。
麵團包餡整形:取一份麵團壓扁後前後面擀開約手掌大小,個人的手比較大跟男生差不多。
大約11公分直徑大小的麵團。
內餡放在麵皮中間。麵皮要擀的開一些才夠放內餡和麵皮的黏合,外圍麵皮若沾到內餡比較會有黏合不易,容易開口的情況。
先抓上方兩側麵皮集合。
再從底部向中間貼合。
三角形的豆沙包像不像? 不禁又想起小時候總會有包子饅頭叫賣的腳踏車在眷村附近,叫賣老伯打開他厚厚的保溫布,飄出來的麵香,彷彿仍在鼻尖上。
一個翻轉的將麵團轉正,放在烤盤內進行最後發酵約60分鐘。
真是抱歉這裡已經是發酵完成的狀態,整形後忘記拍照了。※ 烤箱以210ºC預熱。
最後裝飾:三角形上總想著要有些圖騰但家裡沒有,找到一個置物編織籃。 麵團上噴水後篩上高筋麵粉就成了這樣的裝飾。
還挺酷的吧。 送入烤箱以210ºC烘烤10分鐘後,降溫至180ºC繼續烘烤5~6分鐘。 剛進爐可朝烤箱噴水製造蒸氣。 小四烤箱預熱220ºC,200 ºC/40%/1/5’ 後降溫至180 ºC/1/6~7’。
麵糰在烤箱裡受熱後膨脹的模樣,心情大好。 是說心情也沒差啦,但一路忙到這裡時總有說不出的感動。
麵包出爐囉! 雜糧粉讓麵包變得很香。 只添加50公克是不想顏色太深,有一回烘烤出爐後的麵包顏色賣相不佳,分享好尷尬。
這個有沒有整得很美? 超尬意的。
看著看著就笑了,自己開心最重要。
最近早上不太能吃麵點,胃整個阿雜一整天。吃自己做的麵包居然沒有這種情況發生,自己要吃得我們總是不手軟用好食材。
切一個來看看,還不賴吧。 一個切成兩半,早上吃一半傍晚吃一半,不撐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