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義大利旅遊之前就很想做這款生乳包,一直發懶沒做成。 很開心能夠圓夢去到夢想中的國家,更興奮的是能在當地嘗鮮大家口中的生乳包。 生乳包的麵包體很簡單,應該說義大利的糕點都以簡單樸實為主,麵包主體為布里歐許的麵團,蛋量和奶油用量較多,吃起來鬆軟好入口。 生乳餡大部分是以鮮奶油為主,也有的是一半的卡士達醬鮮奶油混合,或者添加著馬茲卡彭乳酪混合鮮奶油。 個人覺得混合馬茲卡彭和鮮奶油的版本比較滑順不膩口。
上網查詢Maritozzo這食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羅馬:這個名字來自男孩向女友獻上這種甜點的習俗。 收到它作為禮物的未來新娘通常將捐贈者定義為「丈夫」,這是對「丈夫」的一種流行且滑稽的愛稱 。 在這種場合,甜點還可以隱藏送給心愛之人的禮物。 就說義大利人很樸實吧,只要送麵包就可以表達愛意耶,真可愛。
終於有空來做做這個在口袋名單中已久的經典,一起來看看作法吧。
材料:13顆麵包,4個內餡示範
凱薩琳高筋麵粉 400g
法國T55麵粉 100g
乾燥酵母 6g
細砂糖 80g
玫瑰鹽 6g
鮮奶 140~160g
全蛋 160g
香草豆莢醬 2g
無鹽發酵奶油 100g
內餡:
馬茲卡彭乳酪 120g
動物鮮奶油 120g
上白糖 20g
香草豆莢醬 1g
裝飾:
防潮糖粉 適量
奶油除外全部的材料入攪拌缸。
先用漿狀攪拌器將材料拌合成團,低速約3~4分鐘。
麵團用漿狀,奶油糊用螺旋攪拌器,很多烘焙師傅們運用不一樣的操作手法讓打團、打奶油糊這件事更佳的有效率。
換上勾狀攪拌器中速攪打約3~4分鐘。
室溫下軟化奶油慢慢分次加入攪打。 奶油的量比較多不能一次加入麵團會不好吸收,分次加入為宜。
奶油投入後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3~4分鐘攪打。
攪打過程中如果黏缸則添加些乾粉。
摸摸看麵團,如果太乾則適度添加些鮮奶調整麵團軟硬度。 做麵包看天氣看濕度,觀察準沒錯。
中速的攪打時會將6QT的攪拌機開到速度6。
檢查筋性,有拉力和彈性,不像一開始的粗糙和易斷裂。
檢查薄膜,有薄膜裂口平整,不必薄如蟬絲因為我們要讓它各個挺立。
按壓麵團立即回彈,麵團攪打完成。 天氣這麼冷也不用測溫了,很低。
麵團放在鋼盆底部噴些烤盤油。
蓋上保鮮膜室溫下發酵約1小時候冷藏至隔天再行整團。※保鮮膜蓋緊勿漏風影響發酵。
麵團在冰箱裡待了超過24小時。
分割成每份約74公克大小的麵團,滾圓。 之後麵團放在烤盤放進不開火的烤箱中約2小時。
天氣太冷沒什麼太大的進展,隨後將麵團放進發酵箱以32ºC進行最後發酵約75分鐘。
麵團真的會發到2倍大,就是需要給時間。※ 烤箱以180ºC預熱。
送入烤箱烘烤10~15分鐘。我的麵糰在發酵箱裡已帶著溫度,入爐烘烤自然需要的時間較短。大家要根據家中烤箱特性加以縮短或加長烘烤時間。
剛進烤箱的狀態,各個都能站好挺立,看了很開心。
逐漸地上色了,沒有塗抹蛋汁也很OK,這時烤箱裡傳出陣陣的奶油香和麵粉香味。
出爐啦!大約烘烤10分鐘,超級感動的顏色。好喜歡。 冷卻後再行入餡。
馬茲卡彭乳酪和動物鮮奶油一起入鋼盆,慢速轉中速攪打至紋路明顯。
有稠度感即可停手,這不是要抹面不需要太發。
像這樣不流動即可,馬茲卡彭加上動物鮮奶油打發的穩定度很好。 也適合作為蛋糕裝飾用。 如果有機會手邊剛好有他們可以試試看。
殺一個麵包來填餡。
就這樣的填了4個包。 在家裡吃可以先將餡料準備好想吃的時候再入餡即可。 天氣冷有天氣冷的好處,這樣放著室溫下一陣子不會有事。
篩上防潮糖粉,羅馬生乳包完全復刻成功。
忘記留下兩個麵團做成維也納包的形狀,在義大利也有這樣的造型,妳可以試試看。
沒填入餡料的麵包也很適合做為漢堡包或是抹上花生醬和夾入蛋皮,摩斯漢堡的版本出現。
希望妳也有空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