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做烏豆沙蛋黃酥的時候使用白美娜濃縮乳,來協助表面光亮和香氣提升的作用,因用量不多,剩餘的娜娜濃縮乳該如何在賞味期前加以利用,一直在心中盤旋。 每天要看很多的美食分享已成為一種習慣,靈光乍現的閃過眼前用來做麵包,取代麵糰中需要使用的液體應該是很好的選項。 另外剛好看見自我分解法的操作方式,覺得好奇決定試試看。
Autolyse 自我分解 (水合法)是一種容易帶入麵包製作中的技術,可以提供更容易操作和成型的麵團,以及更好的發酵及風味質地的麵包。 這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只需要將麵粉和水混合在容器中直到沒有乾麵粉,不用試圖揉捏。 只需要覆蓋容器以免風乾,將其放在溫暖的地方,大約20分鐘到3小時。 在這個休息階段,麩質發育開始,澱粉分解時開始形成單醣。 雖然看起來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但一旦處理麵團就會注意到差異,因為在自我分解過程中,麵糰會變得更加平滑和有彈性。
在自我分解過程中,麵粉吸收水分,變得完全水合。 這激活麵粉中的酶刺激蛋白質開始麩質發育。 同時,進一步的酶開始將澱粉分解成簡單的糖,在批量證明期間將酵母投入。 這兩個過程將在傳統的麵團製作過程中發生,但重要的是它們在揉捏之前發生。 過多的揉搓會導致過度氧化的麵團會損害成品麵包的顏色,風味和質感。 在操作整個麵糰過程開始時的自我分解階段,可以減少以後所需的揉擀時間,這意味著麵團氧化也減少。
如果大家有興趣了解更多,可以點Autolyse進去瞧瞧原文的分享。
材料:
湯種:
清水 120ml
高筋麵粉 20g
主麵糰:
高筋麵粉 320g (水手牌台灣小麥風味粉)
乾燥酵母粉 4g (使用山神酵母)
白美娜濃縮乳 120ml
全蛋 60g
細砂糖 30g
鹽 3g
無鹽發酵奶油 55g
裝飾:
日本美乃滋 適量
馬茲瑞拉乳酪絲 適量
材料如圖。這次嘗試使用水手牌的台灣小麥風味粉,灰粉0.62%以下,蛋白質12.0~13.5%,操作性挺好的。
※湯種的做法請參考牛奶湯種小餐包篇。 酵母使用山神酵母,先行喚醒中。 白美娜濃縮乳是倒在使用過的容器中有點奶油殘餘而已。
先將麵粉、湯種、濃縮乳、全蛋和酵母倒入鋼盆中。 (這次將酵母在這階段加入,下次試試後加入的操作)
攪拌缸利用慢速將材料拌均。
像這樣看不到粉類即可。 接著利用保鮮膜覆蓋在缸盆上,麵糰靜置20分鐘。重點提醒:在這個休息階段,麩質發育開始,澱粉分解時開始形成單醣。 雖然看起來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但一旦處理麵團就會注意到差異,因為在自我分解過程中,麵糰會變得更加平滑和有彈性。
20分鐘後的麵團,是有感覺到鬆弛後的樣子。
接著要加入的是糖鹽和奶油。
將糖鹽加入後,攪拌缸以慢速2分鐘後轉中速3分鐘攪打。 過程中麵糰溫度請注意,過高可以利用冰水盆墊在缸底幫助降溫。
室溫下軟化的奶油加入,攪拌缸以慢速3分鐘後轉中速3分鐘攪打。
檢查薄膜。
完成後的麵團放入容器蓋上保鮮膜,放入微波爐(不開火)進行第一次發酵約70分鐘。 中途約35分鐘將麵糰翻背幫助發酵。
經過70分鐘後的麵糰發酵的很好。 手指沾上乾粉插入麵糰中心位置,麵糰不回彈表示發酵完成。
將麵糰排氣後分割成9等分,滾圓後蓋上保鮮膜靜置約16~20分鐘。 使用16分鐘。
靜置過後的麵糰再次排氣滾圓後排入鋪上烘焙紙的正方形烤模中。 烤模尺寸約20x20x7cm。 完成後蓋上保鮮膜進行最後發酵約45~60分鐘。
麵糰真的會在最後發酵時變成2倍大,一定要給它時間才能達標。 ※烤箱以210度C的溫度預熱。
利用少許的日式美乃滋塗抹在表面。
這裡可使用蛋汁也OK,只是不想再為此打顆蛋。 順手拿家裡現成的替代品。
均勻的撒上馬茲瑞拉起司(會牽絲的)。
烤盤送入烤箱以210度C烘烤約12分鐘後,降溫至190度C,繼續烘烤約10~12分鐘。
麵包出爐囉! 感動的時刻到來,烘烤的非常美麗又香味四溢。
麵包放在層架上冷卻。
一直有股衝動想去拔來吃吃看,還燙再忍忍。
麵包內部的組織十分柔軟又帶有咬感,失去的那一角進了孩子們的爹的胃。 他依然只會說好吃。
獅子座女孩喜歡麵包頂上的起司味道,柔軟的麵包讓她吃的開心。 立刻包裝了兩顆隔天帶走。
隔天觀察麵包一樣柔軟,沒有老化的感覺,下次再來玩玩自我分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