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月餅、鳳梨酥、蛋黃酥應有盡有,不過家人似乎對於這些應節甜點稍微沒有興趣。剛好看見阿芳老師不一樣的節慶慶祝糕點─銅鑼燒,將麻糬和蜜紅豆包入小叮噹最愛的銅鑼燒裡,來個不一樣的甜點。
說到銅鑼燒當然最重要的是那像鬆餅的餅皮,泡打粉是其中重要的元素。泡打粉是西點膨大劑的一種,經常用於蛋糕及西餅的製作,在接觸水份,酸性及鹼性粉末同時溶於水中而起反應,有一部分會開始釋出二氧化碳,在烘焙加熱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更多的氣體,這些氣體會使產品達到膨脹及鬆軟的效果,就像是鬆餅、馬芬、磅蛋糕……等等。 然而泡打粉的使用在最近也頗受關注,電視新聞的報導大部分的發粉含有鋁,鋁這種金屬,被懷疑與老人痴呆症有關。 但是為什麼要有〝鋁〞在泡打粉裡呢? 原因是泡打粉大多是添加防止結球並方便使用的【硫酸鋁】。 然而鋁會被腸子吸收而滯留在身體內造成不好的影響,也因此受到大家的重視。幸好無鋁(Aluminum free)泡打粉也正大力的被推廣,希望有更多的專業烘焙業者和消費者知道可以選擇不含鋁的泡打粉,讓吃的食物更加安心。
很開心的我也有這個機會,可以用用看這個新得到的朗佛德無鋁泡打粉的效果,看看沒有鋁的添加會有什麼不同的差異。基本上這個品牌的泡打粉粉末是很細緻的,加入麵糊後讓銅鑼燒的膨脹效果很好,這和以往幾乎是一定要用現成的鬆餅粉才能製作的感覺,差很大。
完成的銅鑼燒餅皮我用自己的想法包入綠茶麻糬皮和蜜紅豆,那烘焙專用的綠茶粉帶出來香氣真的無法擋。拍完照後我也就火速的解決了兩個,真好吃。
材料:(修改自蔡季芳老師的麥香麻糬銅鑼燒)
麻糬皮:
糯米粉 3/4杯
玉米粉 4大匙
清水 3/4杯
細砂糖 1大匙
銅鑼燒麵糊:
全蛋 3個
細砂糖 1/2杯
蜂蜜 2大匙
低筋麵粉 2杯
泡打粉 1小匙 (朗佛德無鋁泡打粉)
小蘇打粉 1/4小匙
奶粉3大匙
醬油1大匙
水約3/4杯
牛奶蜜紅豆餡:
蜜紅豆 600g
牛奶 適量
以上就是所有的材料備妥。
銅鑼燒麵糊裡的粉類材料排列:低筋麵粉、無鋁泡打粉、奶粉和小蘇打粉。
麵粉倒入盆中後加入奶粉。
接著加入無鋁泡打粉和小蘇打粉。
利用手持型攪拌器將粉類稍微攪拌均勻,放置一旁備用。
接著開始製作麻糬皮。
糯米粉放入盆中後加入玉米粉。
加入一大匙的糖。(原食譜是兩大匙,因為蜜紅豆是買現成的有點甜所以麻糬皮減糖)
加入綠茶粉,這個綠茶粉是烘焙專用的,個人十分珍愛。
將入清水後攪拌。
拌的很賣力後就快攪拌均勻。
不同於以往用微波爐加熱的方式,這次也學了用不沾鍋小火的將麻糬皮煎熟。
一定要小火耐心的煎!
慢慢的煎熟的部分會呈現透明色,未熟的部分就還是粉粉的感覺。
差不多煎熟後就將麻糬盛起放入裝有些許沙拉油的耐熱袋裡,用隔熱手套揉搓耐熱袋讓麻糬變Q,用煎的麻糬很香喔!
放入耐熱袋後也搓揉完成的麻糬,放置一旁備用。
開始製作銅鑼燒餅皮囉。全蛋打散於鋼盆中,利用隔水加熱的方式打發全蛋(隔水加熱約至40度C)。這個方法是製作海綿蛋糕很棒的方法。
麵糊逐漸的在打發中,這時加入砂糖繼續打發。
接下來加入蜂蜜繼續打至全發。 (蜜園蜂蜜是Jenne送給我的禮物,好愛)
打製全發時將攪拌器提起在麵糊裡寫個”8”不消失,表是打發成功。
再來篩入所有的粉類(低筋麵粉、奶粉、小蘇打和泡打粉)。
用橡皮刮刀攪拌。
加入清水幫忙否則太乾。
加入秘密武器〝醬油〞幫助上色。(在未加入醬油步驟前的麵糊可作為鬆餅麵糊使用)
攪拌均勻後的麵糊。
學個新招將湯瓢上綁上筷子方便操作。
平底鍋略為均勻的抹些奶油後用將麵糊舀入鍋中,中小火煎。
看見膨鬆劑經由加熱後的泡泡較果了吧,很酷!
煎好的餅皮一片片的堆疊起來才不至於風乾失去濕潤度。
做好的餅皮就一層銅鑼燒餅皮,一層綠茶麻糬,一層牛奶蜜紅豆再一層綠茶麻糬,最後再蓋上銅鑼燒餅皮。這樣就完成囉!看見那個蓬鬆的餅皮了嗎?超級滿意的,而且咬下去鬆鬆軟軟的好滿足啊……
※ 吃不完的銅鑼燒用塑膠袋一個一個分別包裝,以免風乾影響口感。
好的東西要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才能更廣泛的被認知和認同。如果你/妳也喜歡烘焙也想試試看,可以瀏覽一下官網了解更多: http://hfabook.com.tw/rumford/Rumford.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