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魔力好像在一年四季裡都讓人喜歡。 尤其當我們接觸比較優質一點的巧克力後,對於原本的喜好也自然隨之更加提升。 一般用原味塔皮比較多,然而巧克力塔皮的替換,讓整個巧克力甜點顏色一致之外,更佳的給喜歡巧克力風味的妳我大大滿足感。
香蕉入甜點多半是壓成泥狀後拌合在麵糊裡呈現,不過現在也很流行吃香蕉的圓形,也就是將它包覆在蛋糕餡料中。 這樣的組合讓甜點吃起來層次感更多元,也多了些趣味感。
不同於以往分享塔皮的粉油作法,這次是利用糖油拌合的方式,口感上的差異是烤出來的塔皮略為多一些的酥脆(不過放涼了也是會軟)。 好處是簡單操作,只是在現在的天候製作,要記得早一點將奶油和蛋放置於室溫下回溫,否則也是不容易操作。
材料:約8吋大小的塔盤
塔皮:
無鹽奶油 55g
糖粉 20g
海鹽 1g
全蛋 25g
低筋麵粉 100g
無糖可可粉 15g
巧克力甘納許醬:
動物性鮮奶油 60g
鮮奶 30g
苦甜巧克力 60g (70% 以上苦甜巧克力較優)
無鹽奶油 30g
內餡:
香蕉 2根 (中型) 熟而不會出現發酵味道為宜
巧克力餅乾屑 10g (可省略)
巧克力卡士達醬:
蛋黃 40g
細砂糖 45g
低筋麵粉 15g
玉米粉 5g (可以用低筋麵粉取代)
無糖可可粉 15g
鮮奶 200g
無鹽奶油 70g
先來做塔皮:塔皮材料如圖。 這次是要將奶油打軟的喔,所以奶油和雞蛋必須是在室溫下操作。
室溫下的奶油放入盆中利用電動攪拌器將奶油打至鬆軟,像是做餅乾哪樣的絨毛狀。
一口氣加入糖粉和鹽於盆中,利用電動攪拌器將材料打成光滑的奶油糊。
接著慢慢地加入全蛋,同樣的方式操作讓蛋汁吃進奶油糊中。
接著將粉類篩入奶油糊中,利用橡皮將材料拌合。
拌合後的巧克力麵團以保鮮膜包覆放入冰箱冷藏至少30分鐘。
巧克力卡士達醬:利用空檔時間先將卡士達醬製作起來,冰鎮後再來操作更方便。 卡士達醬所需要的材料。 那瓶白蘭地是放錯了,用的是甜奶酒。
蛋黃放入厚底鍋中,先用攪拌器略為打散。
接著加入細砂糖後也立刻地的用攪拌器將糖和蛋黃攪拌均勻。 如果撒了糖沒有立即攪拌過一會就會發現但黃結顆粒,糖會讓蛋黃有熟化感。
再來要篩入粉類於盆中,不須立即攪拌還有可可粉。
可可粉也篩入盆中,之後再利用攪拌器將材料拌合。
有點感覺拌不太開,沒關係。 加入少量的鮮奶來幫忙。
慢慢地攪開後再將剩餘的鮮奶加入盆中,攪拌均勻。
開始煮製囉! 單柄鍋放在瓦斯爐上開中小火,一邊煮一邊攪拌。 從此開始就是要一直顧著,一直攪拌到煮好為止。
煮卡士達醬的鍋具最好是厚底鍋,比較不會煮焦。
看的見攪拌的瘋狂程度。
要攪到這樣稠稠的而且冒個小泡後才算好,接著熄火。
趁熱加入奶油繼續攪拌均勻。
天氣冷怕很快就會冷卻,這時候可以將單柄鍋放回爐火上,利用餘溫幫助攪拌進行。
慢慢地稠度也會更明顯。
完成後在卡士達醬上覆蓋保鮮膜,放在冰水上冷卻。 冷卻後的卡士達醬放入冰箱冰鎮備用。
塔皮差不多冰好了。 利用兩張保鮮膜將塔皮擀開來。
從冰箱拿出來要操作的塔皮,如果已經冰過一陣子要先放置約30分鐘後才操作,太冰了也是擀不開。
天氣冷有些不好操作,等等它一會就好。
擀好的塔皮輕巧的放入塔盤中,利用擀麵棍擀去多餘的塔皮。
覺得哪裡不足的地方就用剩餘的塔皮略為修補一下。 因為烤箱要預熱,塔皮也在冰一下下比較好,所以塔皮再次回冰箱冰一會囉。
烤箱以190度C的溫度預熱。
烤箱預熱完成後塔皮放在烤盤上,利用叉子在塔皮上戳洞,淺淺的就好不避戳穿。 烤盤送入烤箱中以190度C的溫度烘烤約10分鐘,再將溫度調整至170度C繼續烘烤約15分鐘。 (後段的時間要稍微的拿捏一下,如果發現塔皮已經離開模子,可以將溫度再降一些至烤熟)
烤好的塔皮出爐後抹上少許的蛋汁(材料外),再放回烤箱烘烤約2~3分鐘即可。
出爐後的塔皮放在層架上放涼至完全冷卻才能入餡裝飾。
剛好來操作巧克力甘納許,鮮奶油和鮮奶小火加熱至沸騰熄火,加入巧克力後靜置一分鐘後攪拌均勻,再加入奶油攪拌至完全融化即可。
塔皮冷卻了開始裝飾。
巧克力甘納許醬先倒入塔皮中,將切成約1.5~2公分厚度的香蕉放入,排列整齊後再加入1/3的巧克力卡士達醬。 利用抹刀將卡士達醬抹平。
巧克力餅乾放入塑膠袋中,利用擀麵棍將餅乾搗碎。
餅乾屑撒在卡士達醬上,多一點層次不同的感覺。
剩餘的卡士達醬裝入擠花袋中擠在餅乾屑上。
光光亮亮的卡士達醬擠滿整個塔上,剛剛好沒浪費 J
心血來潮磨了些檸檬皮屑在上面裝飾一下,帶些香氣。
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巧克力香蕉塔,有機會試試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