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天的天氣好冷,不過卻覺得就是要有這個冷的感受才真有冬天的模樣。 記得小時候天冷上學,媽媽總會在家裡先準備好暖呼呼的一盆溫熱水,等到我們回家時趕緊把我們的小手抓進熱水盆裡取暖,現在想起來依舊可以清楚的記得當時的開心樣子。 回憶簡單的幸福在物質不富裕的年代還真叫人回味!

 

海鮮粥在家裡的廚房經常的出現,因為〝簡單〞、〝容易〞又〝無煙〞,不同的季節裡稍微的加以變化配角,像是夏天裡喜歡用當季的綠竹筍代替玉米粒做變化,冬天就用玉米粒,煮好的粥品搭上油條段,胡椒粉,香蒜粉和烏醋,一鍋到底大家都吃的不亦樂乎。

 

朱兒家的海鮮粥版本有以雞湯為底的水分來源,勤勞的時候會用雞骨頭熬湯,來不及的時候就用雞湯罐頭取代。 海鮮料的基本材料則是有蝦仁、吻仔魚、透抽、鯛魚片,有時會加鮮蚵或是蛤肉 (不過帶殼海鮮不能多吃,所以也就久久加一次) 再來就是玉米粒,雞蛋。 外賣的廣式粥品每加一種額外的食材就要加十元,自己在家裡煮的要加多少就加多少,加量不加價,這才過癮。 當然,配料也是很重要,皮蛋、油條、胡椒粉、香蒜粉和烏醋,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配料卻拌足了小兵立大功的角色。 這樣滿滿的營養海鮮粥是給孩子們和家人的營養準備。

 

材料:

雞湯罐頭                1 (自行熬煮亦可)

生米                        2

清水                        適量

鯛魚片                    適量

透抽                        適量

蝦仁                        適量

吻仔魚                    適量

玉米粒                    適量

雞蛋                        適量

 

配料:

油條

皮蛋

胡椒粉

香蒜粉

烏醋

 

 


材料一覽表。


米洗淨後放入鍋中加些水後倒入雞湯罐。(我用鑄鐵鍋來煮海鮮粥品,看看是不是美味加分)


先以大火將粥品的水分煮滾。


用木池稍微在鍋底攪拌一下,以免米粒沾鍋,接著蓋上鍋蓋煮約15分鐘。

※煮粥品時要稍微的在瓦斯爐火附近看顧一下,否則一不小心很容易會撲出來。


煮至米粒稍微像這樣的開花時就將火關小且開始下料。 因為海鮮料很容易熟所以不要太早下鍋否則容易老,口感不佳。


先放入不怕煮的玉米粒。

吻仔魚也加入,這個小魚兒也不怕烹煮。


玉米和吻仔魚加入並略煮後再接著加入鯛魚片。

    這個鯛魚片是在好市多(Costco)買的,以-120度的急速冷凍處理方式讓魚片保持新鮮。 因為不太會處理魚,這帶腥味很重的海鮮,所以當認識這個鯛魚片後就沒有移情過。


看看,是不是很快的魚片就快變色了。


透抽也要準備下鍋囉。


最後要下很快熟的蝦仁。


鍋子本身的熱度讓海鮮們很快的在鍋內就熟了,這時動作就快些保持海鮮的嫩度。

打個蛋加進去就煮好囉。

烏醋、胡椒粉、油條和皮蛋一一加入後就要開始大口大口的吃咧。

 

這一餐一家三口全吃光光了沒剩下,真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的歡樂廚房 的頭像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