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歡看Wanda在臉書上分享思鄉的美食之作,巧手的她讓身在異地的家人可以享受到家鄉的美食,幸福至極。 打從故鄉的魯肉、青蔥花捲我想Wanda早已經是做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甚至連看起來奇難無比的牛肉乾也沒難倒她,透過畫面看那牛肉乾還真的是令人垂涎。今天想跟Wanda學做蔥花捲。

 

小時候看過爸爸做花捲是直接在發麵擀開後把油、鹽、青蔥撒進去像做蔥油餅那樣,捲起來切段後入蒸鍋蒸,要捲成像一朵花樣式,我想阿爸手沒那巧 (山東人嘛,都是大喇喇地),所以記憶中一直沒有印象該如何捲成花形。 看過Wanda的分享激起了我好奇的嘗試心。 試過這花捲的方法後,覺得麵糰變換不同的壓、拉、捲彷彿是個藝術作品,讓心情也大不同。 同樣是花捲,這個花形捲和阿爸的相比,〝花形捲─勝〞。

 

同樣的利用在和麵成糰後,花多些時間揉麵讓麵糰有Q勁,之後靜置5分開始分割、整型和入蒸鍋做最後的發酵。每個步驟都還算簡單和順利,不過下回應該要把蔥珠切的小珠些,太大珠的蔥珠在捲拉麵糰的時候很會散掉。 麵糰以250克製作蒸好的花捲挺可愛且袖珍,一個不小心就被自己品嘗了2個,真Q

 

材料:

中筋麵粉                        250g (用水手牌粉心粉)

冷水                                135g

快速酵母(instant yeast) 3g

細砂糖                            10g

橄欖油                            少許

 

內餡:

橄欖油

海鹽

白胡椒粉

青蔥花                           

 

 

備前步驟:

取一鋼盆將冷水,酵母,糖倒入攪拌均勻後加入中筋麵粉搓揉成糰,加入橄欖油揉至麵糰不沾盆。

揉麵時間約10~15分鐘讓麵糰帶有咬勁,之後蓋上濕布靜置約5分鐘。

 


切好的青蔥珠,切得再小些較優。

 


靜置完成後的麵糰放在工作檯上。

 

 

利用擀麵棍將麵糰擀開成長方形。

 


麵皮上倒些橄欖油。

 


用刷子將橄欖油均勻的刷在麵皮上。

 

 

撒上些許海鹽 (用量以個人口味而定)

撒上白胡椒粉 (我喜歡多些胡椒味)


橄欖油、海鹽、白胡椒粉塗抹完成的樣子。

 

撒上青蔥珠

青蔥珠均勻的撒在麵皮上。


拿起麵皮的一端像麵皮中間摺入。

並且在摺入的麵皮上刷上些許橄欖油,之後再將另一端的麵皮折放在

刷橄欖油的麵皮上定型。將定型的麵糰翻轉讓褶口朝下。

 


開始切割麵糰,切約3公分以內大小的一段段麵糰。

    麵皮對摺後的褶口要記得朝下。

取兩小份麵糰對疊 (記得褶口朝內比較美)

利用一根竹籤雙手橫著壓入對疊麵糰的中間位置。

(竹籤上可沾些乾粉否則容易沾黏在麵糰上)


竹籤在麵糰上要壓到底,然後再從側邊抽出竹籤 (剛開始不太順手竹籤整個黏住,

所以少許乾粉幫忙,但是不能過多否則蒸出的花捲會應乾粉而有死麵的外型)


壓好的一對對麵糰,靜置約3分鐘讓稍後的步驟易操作。

 (也可以就這樣的形狀做最後發酵然後入鍋蒸,不同的形式)

拿起一份麵糰雙手向外稍微拉長,一人拍照只好將一端停靠在工作板上。

(拉多長則依麵糰大小而定,別太大力將麵糰拉斷)


拉長的麵糰再次對摺,並以竹籤抵住褶心。

接下來換成左手和右手的竹籤再次將麵糰拉長。

右手的竹籤一邊拉長麵糰一邊扭轉讓麵糰的花形產生,

之後將左手尾端的麵糰塞進右邊竹籤旁的縫隙裡就可以成型囉。

(雖然看似很難不過挺簡單的,多扭幾次會很有成就感)

側邊麵糰塞進去的樣子,剛開始都醜醜的別太在意。

完成的花捲糰放在饅頭紙上放入蒸鍋等待其他〝糰〞員。


每一對疊摺好、扭好的麵糰都有自己的特色 (共完成9個小花捲)


入蒸體排排放的花捲糰,蒸體放置在裝有冷水的蒸鍋或炒菜鍋上,

準備進行最後發酵約20分鐘。

最後發酵好的花捲糰明顯的變膨脹,蓋上鍋蓋,開中大火冷水鍋蒸約16~18分鐘。

蒸好別急著開蓋,可於熄火後將鍋蓋略為移開些靜置2分鐘再將鍋蓋打開,

移開蒸體取出花捲。


蒸好後的花捲,青蔥入蒸後會變色是自然現象。

排列一朵大花來拍個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ne的歡樂廚房 的頭像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Jane的歡樂廚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